護教學 101預覽
想法
我們的文化讓感官充斥著各樣想法——廣告、節目、對話、短訊,所有這些噪音看起來像是隨機的、中性的訊息。但如果我們更仔細地觀察,就會意識到每一個訊息,都包含有關這世界是如何運作的一些建議。
這些訊息的傳播,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但它們都不是中立的。無論是好是壞,它們都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世界。隨著時間推移,就會形成一些模式,這些模式把某些觀念結合在一起,並使我們的生活符合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我們接觸到的想法可能很複雜,但它們並不是隨機的。
我們受到這些資訊的影響,那怕只是輕觸而已。一般人每天都會作出幾個重大的決定(我應該為這次測驗溫習嗎?) ,和一萬到兩萬個小決定(我應該先吃薯片還是三文治?) 。總而言之,影響我們決策的因素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式,甚至可能影響我們人生的方向。
許多人由於不知所措,就選擇「聽而不聞」,別人說甚麼他們就信甚麼。歷史告訴我們,不去思考的人是如何成為思想的受害者。然而,新生世代的一個特點是,他們對「事情就是這樣,所以不要再問」的回應,來處理棘手問題的方式感到不滿。他們渴望意義,知道自己必須超越法蘭西斯•薛華(Francis Schaeffer)所說的「零碎片段」的世界,才可以看見全局。
我們需要一張地圖。地圖為我們提供清晰的思維模式,讓我們瞭解必須穿越的地帶。一張好的地圖可以顯示各個市鎮、道路和地標所在的位置關係。「想法地圖」(ideas map)會描述思想世界的輪廓,幫助我們在所遇到的資訊中導航。我們的地圖越是準確,我們越能瞭解更多。在人生地圖上,有五個主要地標——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都必須提出並回答的五個問題。
顯然地,掌握思想世界是一項複雜的工作。每次參觀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時,我都會想到這點。「博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圖書館之一,藏有一千一百多萬冊書籍和文物。當你想像牛津大學氣勢宏偉的尖頂時,請回想一下使徒保羅的話:「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 10:5)。有多少想法 在這些書籍中?一個人怎可能掌握所有呢?
有思想的人總會因為有太多知識而感到不知所措,連所羅門王也說過:「着書多,沒有窮盡」(傳道書 12:12)。想想自從他說這句話以來,經過幾個世紀、幾千年裡又寫了多少本書!今天的思想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到底哪些想法是我們應該認真看待的?有哪些想法該被視為無聊的、語無倫次、或明顯荒謬而不予理會的?有哪些想法是危險的,而我們應該積極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