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神学:疑难解答预览
我们要爱邻舍,那么谁是我们的邻舍呢?
在路加福音10:25,有个律法师问耶稣自己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他对诫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当他问耶稣“谁是我的邻舍”时,圣经指出,他其实是想要“显明自己有理”(29节)。他的提问显示他自以为义,而且想要试探基督。
当时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普遍认为,“邻舍”指的只是义人。按照他们的说法,恶人——包括像税吏和妓女之类的败类、外邦人,还有特别是撒马利亚人——都应该受到恨恶,因为他们是神的敌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文士和法利赛人援引诗篇139:21。那段经文暗示道,一个人如果热爱公义,就会自然而然地恨恶罪恶。
但其实,一个真正的义人对罪人的“恨恶”并非仇视和敌意,也不是对个人的唾弃,而是对一切低劣腐败事物的嫌恶。敬虔的恨恶的一大特征,是对罪人的状况感到痛心疾首,而且根据耶稣在此处和别处(6:27–36;马太福音5:44–48)的教导,这种恨恶应该用真爱来加以调和。法利赛人却把对恶人的敌意提升到品德的地位,结果等同废除了第二大诫命(“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对律法师的回答推翻了法利赛人用来憎恨敌人的借口。
耶稣把利未人和撒马利亚人做了个对比,从而翻转了律法师最初的提问(29节)。利未人是在圣殿辅佐祭司的神职人员,撒马利亚人则受人鄙视。律法师以为,别人应该先证明自己有多好,才配做他的邻舍。耶稣的答复却明确指出,人人都有责任成为邻舍,尤其是有需要之人的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