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無聲也是讚美預覽
在教堂默想?
聖經經文:
「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詩篇 62:1)
基督教有豐富的默想傳統。默禱,棄絕物質世界來仰望更高的境界,倒空思想,在「不知之雲」中尋求神。十四世紀有位不具名的英國作家還以《不知之雲》為題寫了一本關於默想靈修的書。要聆聽「微小的聲音」(列王記上 19:12),在安靜中聆聽神,正如詩篇作者千年前所寫的,因為「人都等候讚美你」(詩篇 65:1),對祢而言,靜默無聲也是讚美。
你可以稱之為默想,稱之為沉思祈禱,稱之為歸心祈禱,稱之為默禱,無論怎麼稱呼,它都是在解決一個人類共同的基本需要:在人聲鼎沸之上找到安寧。當時間被無休無止地瓜分, 當忙碌成為致命的誘惑,你要知道自己是誰。要鑒察自己的心思,如此就能夠放棄自己的意念。以少作來多得。
我喜歡教會。我在同一個地方敬拜了三十多年,在唱詩班唱詩,在為窮人提供免費飯食的工作站做志工,在周日早上教主日學,在管理委員會任職,在長執會服事。如果沒有教會弟兄姐妹的支持,我不相信自己的婚姻會持續和幸福,我也不會那麼堅持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聖經、一起祈禱、演出一年一度的聖誕劇、領聖餐、唱聖詩、參加退修會,以及接受精心純熟的證道所帶來的親密感,使我們擺脫洋洋自得的心態。
但我想知道:我們在教會裡有多少時候是真正地安靜下來?我們每時每刻在做的可能恰巧相反。談話。在休息喝咖啡的時間閒聊。找一段聖經經文來分析。大聲祈禱(穿插幾次意味深長的停頓)。解析講道。小組聚會來討論啟發性的文章。半年一次的靈修日或禱告會只能吸引少數的人,完全不是社區每天瑜珈課程的競爭對手。我們可能會集體安靜一會兒,然後就討論安靜的果效。要是我們就無聲無息地培養靜默呢?它會如何對我們說話呢?
禱告常常在教會被討論。顯然我們是應該在有空的時候做這件事( 有空的時候 ——這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我們的牧師在最近的一次講道中引用了一句經常被認為是馬丁·路德説的話:「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必須把最先的三個小時花在祈禱上。」那麼,馬丁·路德在那三個小時裡到底做了什麼呢?他一直在跪著嗎?他在讀聖經嗎?他在默想主禱文嗎?他是睜著眼睛還是閉著眼睛?他平常就是這樣沉思禱告嗎?他是像耶穌那樣,上山去遠離人群嗎?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
我對默想的看法是來自基督徒的背景。最關鍵的不同之處是有一個更高的能力參與其中。我經常參考一些當代作家的想法,這些人了解基督教的根源和實踐,像是多默·基廷(Thomas Keating)、理查·羅爾(Richard Rohr)、辛西婭·布爾喬(Cynthia Bourgeault)和馬丁·萊爾德(Martin Laird)等人。與他們相比,我真是個初學者。但話又說回來,默想非常歡迎業餘者的加入。最偉大的默想大師似乎都有著願意分享又不批評的謙遜。你會想加入他們的行列。
我希望教會(我的教會、你的教會、街角的教會)能提供人們的,是在辦公室的默禱室或下午瑜伽課所得不到的東西。這絕對是可行的。它甚至可能已經發生了。
回應
你經常祈禱或默想神的話嗎?
你在何時、何地、如何祈禱或默想?
祈禱
父神,願我的思緒集中在袮身上。願我把所有的讚美和憂慮直接帶到袮面前。
聖經
關於此計劃
這五篇每日靈修是摘自里克·哈姆林(Rick Hamlin)的書《靜默無聲也是讚美:用基督徒的默想安靜你的心並喚醒你的靈》。安靜傳達豐富的訊息,並為所有跟隨耶穌的人所使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