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开始 | 跟着耶稣起步预览
马可福音6-7章 | 奉差遣,去服侍
我们今天要看的马可福音第6章,是投身服侍的时候了。从来都没有人可以以观众的身份跟从耶稣的。今天,门徒获得机会,可以出场一展身手。
你也一样。如果你跟从耶稣,那你已经蒙召投入服侍,毫无例外。就算你还没信主,你也受到了邀请,不过要记住一件事:你并非受邀加入一个组织,而是一场运动。
这对门徒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他们快要知道答案了。马可福音6章7节:
“他叫了十二个使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灵”。
请注意,耶稣把他们差遣出去。服侍是不能坐等人上门的,而是要主动去到那些有需要的地方。而且他们是两个两个地被耶稣差遣出去的,可见服侍是团队运动。耶稣也让他们带着权柄——上帝的权柄而去。
耶稣还给了他们一些指示。第8节:
“途中不要带食物和行囊,腰袋里也不要带钱,除了手杖以外,什么都不要带”。
原来他们的第一项任务是一件信心的功课。他们不可以带补给,只能带信心。话虽如此,耶稣的指示每次都不同。后来耶稣差遣他们去执行另一项任务的时候,他们是可以携带补给的。任务是没有既定公式或程序的,而是一场冒险,关键在于每次都要从主那里领受指示。跟从耶稣意味着听从他的指示,同时也要时时信靠上帝。不管是两手空空还是行囊满满地出去,都要信靠上帝的供应。
第一项任务的结果如何呢?第12-13节:
“使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又赶出许多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
他们成功了!他们信靠上帝,上帝就供应。他们回去向耶稣报告,但很快就来了一大批民众。在第31节,耶稣便吩咐门徒:
“你们来,同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歇一歇。”
这里提出了服侍中一项重要的原则:要同耶稣歇息。于是他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哪知民众先他们一步!大伙儿,对不起,你们这回没得歇息了。第34节:
“耶稣出来,见有一大群的人,就怜悯他们”。
我总是对耶稣怜悯人的心肠惊叹不已。“怜悯”的英文“compassion”源自拉丁文,意思是“一同受苦”,而耶稣正是做到这一点。他看到了人们的需要,便关怀他们。他也教导门徒要关怀人。
话说耶稣教导了一番之后,天色晚了。那里人又多,地点又偏僻,可是大家又需要食物。门徒便请耶稣把人群打发掉。这挺合理的。第37节: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给他们吃吧!’”
请注意。门徒看到需要,耶稣便吩咐他们给大家吃。但食物并不够,压根儿不够!他们可是在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啊。
但还记得他们之前学到了什么吗?不管两手空空还是行囊满满,都要信靠上帝必定供应。第38节: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去看看。’他们知道后就说:‘有五个,还有两条鱼。’”
那一点点的饼和鱼只够几个人而不是几千个人吃。不过请注意看。他们叫众人坐下,然后在第41节里: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和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
且慢。按暂停键,然后仔细看。耶稣祝谢了,擘开饼,然后分给每一个门徒……多少?
请想象一下你自己是门徒之一。看看你的双手——也许你只拿着半块饼和一丁点的鱼。抬头看一下——有几百人。但耶稣吩咐你给大家吃,你就照做了。第42-44节: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把饼和鱼的碎屑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
太厉害了。而这种事情今天仍然在发生。我听过参与事工的朋友们讲述太多太多活生生的“五饼二鱼”的故事了。是在美国南部的风灾救援工作也好,是在墨西哥救济贫民也好,这样的故事不一而足。有时候,突然间从不知何处冒出一辆卡车。有时候,物资看似有限,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都是真真实实的神迹,但都是发生在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都是发生在怜悯人的事工中。
在阅读马可福音的6-7章的当儿,请观察耶稣所行的神迹。他是在炫耀自己,还是在表达怜悯呢?他是在指导门徒如何行神迹,还是在教导他们,就算人们的需要远超过他们所能应付的,他们还是必须关怀、帮助人呢?
我很久以前就已经认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可是,服侍是参与一项比我们自己更大的呼召,是投入一项单凭自己一个人无法做到的工作。
你呢?你有能耐帮助那些人吗?没有?我也没有。但既然耶稣说“去”,我们就去吧。是两手空空也好,是行囊满满也好,都要信靠上帝,投入行动。
思考与讨论问题:
- 你认为,耶稣派门徒出去时不让他们带钱,是想教导他们什么?当耶稣吩咐他们喂饱五千人,食物却不够,他又是想教导他们什么?这些教导还适用于今时今日吗?
- 你服侍上帝,帮助他人,有过怎样的经验?请分享你的经历。
- 假如你有能力为上帝做任何事情,你会做什么?
读经计划介绍
假如你刚信耶稣不久,刚开始读圣经,或在帮助一位初信的朋友,就《从这里开始》吧。在接下来的15天里,每天五分钟左右的音频将引导你循序渐进地阅读圣经里最基础的两卷书:马可福音和歌罗西书。你将追踪耶稣的故事,并且学习几个关于跟从他的基本要点。每天的结尾还有一些问题供个人思考或小组讨论。我们建议你先独自将这个计划读过一遍,再邀请一位朋友跟你重读一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