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之道預覽

Practicing the Way

5 天中的第 3 天

目標 #2:變得像耶穌

對耶穌來說,學徒(門徒)的重點是要「與祂同在」,目的是:「變得像祂」。我們在耶穌的教導中也看到這一點:「學生不高過老師,僕人不高過主人。」然而每一個得全備訓練的都會像他們的老師的(參見和合本修訂版,馬太福音 10:24)。耶穌的門徒是那些願意接受祂教導的人,並且樂意地以圍繞靈性成長、和成熟為目標,而規劃生活的人。

(非耶穌門徒是那些圍繞著其他世俗中任何事情為目標的人。)

使靈命成長和生命變化的進程被稱為「靈性修行」。「靈性修行」並不單是基督教的事;它亦是人的事。

作為人類演進過程,就是不斷改變、求變。無論我們有否宗教信仰,我們成長、進化、崩壞、然後回歸。我們是無能為力;人類靈魂的本質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婚禮上展示一些尷尬的年少時的照片,或在葬禮上展示出婚禮照片的原因——我們全都著迷於這個變化的過程。

所以,我們「改變」的問題不在於:你是否正在被周邊環境、事情等所改變?

而是,你正在被什麼改變而成為那樣的人?

在跟隨耶穌的道路上,「靈性修行」是一個過程;修道者長期以來稱之為 imitato Christi,或「仿效基督」。天父希望我們「效法祂兒子的榜樣」(羅馬書 8:29)。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我們開始仿效耶穌的同時,我們會從中發現一個更深入、更真實的自我——這個自我是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就已經在我們的心中所設定。

在「做自己」的文化衝激中,最大諷刺的是,每個人所做出來的,最後看起來其實都是一樣,做出來的全是「惡」。原來,「罪」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陳腔濫調。罪使我們退回到自己的基本本能,為了自我保護和獲得快樂而不斷地——貪婪、暴飲暴食、做不道德的行為、說謊言、玩弄權力。這全是一代又一代、不斷地重複的故事。

一個真實的源頭是一個實踐這真道的人。因為無人是聖者。

你正要成為一個人;那就不可避免的。

而最終你會到達生命中的某個地方

為何不成為一個被耶穌的愛所充滿的人?

為何不變得像耶穌?

什麼是你最渴望想擁有耶穌生命的品質?現在停下來,向耶穌的靈禱告,好讓這些品質在你内心形成。

2 4

關於此計劃

Practicing the Way

你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想像一下,如果你在 70 歲、80 歲或 100 歲時,在未來的畫面中,你會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自己?你所預期的有否令你充滿盼望?或是懼怕?在這靈修,作者 John Mark Comer 向我們展示,如何在靈性上得到塑造,日復日地變得更像耶穌。

More

我們感謝 John Mark Comer Teachings Practicing the Way 提供此計劃。如需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practicingthewa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