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rsion Logo
Search Icon

圣经日日行Sample

圣经日日行

DAY 10 OF 365

生活的暴风雨

2003年7月31日,冒险家贝尔·格雷斯Bear Grylls带领一支由五人组成的团队,乘一艘充气橡皮艇开始了穿越北大西洋之旅。他们从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港出发,准备前往苏格兰的约翰·奥葛楼慈(途径拉布拉多海和丹麦海峡)。8月5日,海上起了巨大的风暴,海浪足足有100英尺高。他们与卫星失去了联系,大家都以为这六人绝无可能生还(我们也这么想)。但感谢神,冒险家们活了下来,我们也有幸听到他们的故事(《冰海狂涛》Facing the Frozen Ocean),贝尔·格雷斯著)。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如此险境。但耶稣说,我们都要面对生活的暴风雨(马太福音7:25-27)。生活并不容易,人要经历各样挑战。亚伯拉罕、大卫、门徒,他们都遇到了暴风雨。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呢?

诗篇 7:10-17

拿起信心的盾牌

在风暴来临时,大卫说:“(至高)神是我的盾牌……我要照着耶和华的公义称谢他,歌颂耶和华至高者的名。”(10节第一段,17节)

假如你陷入诱惑,并开始暗暗滋养它、享受它,那要听听大卫的警告:“试看恶人因奸恶而劬劳,所怀的是毒害,所生的是虚假。”(14节)在另一处,大卫这样形容陷在诱惑中的人:“他掘了坑,又挖深了,竟掉在自己所挖的井里。”(15节)

使徒保罗也说,你要拿起盾牌,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以弗所书6:16)。这盾牌就是“信心”,正如大卫在此所言,他的盾牌就是“至高神”(7:10)。面对敌人攻击时,至高神就是你最好的保护。

主啊,感谢你,因为我也能说:“至高神是我的盾牌”。

马太福音 8:23-9:13

信靠救主耶稣

有时,暴风雨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形下忽然而至:“海里忽然起了暴风,甚至船被波浪掩盖。”(8:24)耶稣此时正在船上睡觉,门徒也在船上。

按道理来说,门徒早就应该对加利利海的暴风雨习以为常了。但这次他们惊慌失措,是因为风暴是瞬间形成的,掀起的浪足有20英尺高。面对如此大的风浪,门徒慌了神,他们叫醒耶稣,对他说:“我们丧命啦!”(25节)

因暴风雨而恐惧是很自然的(至少我是这样)。有时,耶稣好像是“睡着了”(24节),他似乎对我们的问题没有任何反应。但感谢神,我们可以像门徒那样大声呼喊:“主啊,救我们!”(25节)

遇到暴风雨时,人们的自然反应是怀疑和恐惧。但耶稣告诉我们,基督徒对待暴风雨的态度应当是:信靠他(“你们这小信的人哪”,26节第一段),而不是恐惧害怕(“为什么胆怯呢?”,26节第一段)。耶稣完全有能力平静风暴,他正是这样做的。

通过这个神迹,耶稣显明大自然也会听命于他(“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27节)。在这之后,耶稣马上证明他对灵界的恶魔也有权柄。耶稣让两个被鬼附的人重获自由(28-34节)。荒唐的是,有些人因为耶稣施行神迹,竟然请求他离开。这些人只关心财物,耶稣跟他们不一样,耶稣关心的是人。

接下来,耶稣又表明了一个真理,这就是赦免比医治更重要。然而,医治并非不重要—— 因为耶稣同时成就了这两件事。通过治好瘫子,耶稣显明他对疾病和残疾也有权柄(9:1-2)。“众人看见都惊奇,就归荣耀与神,因为他将这样的权柄赐给人。”(9:8)

有时,狂风暴雨中也会有片刻安宁。今天的这段经文就以这暂时的平静结束:耶稣呼召马太跟从他,马太邀请耶稣到他家去吃筵席。

看见耶稣和“一群声名狼藉的人”吃饭(10节),法利赛人感到很吃惊,他们说:“你们的老师做的是什么榜样呢?竟然和一群流氓恶棍混在一起?”(11节 – 信息版圣经)。

“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12-13节)

神的“怜恤”本来就是给那些不配得的人的,他将慈爱和饶恕赐给这些罪人。今天,请接受并享受神的怜恤并开始怜恤他人吧!

主啊,感谢你。在面对生活的一切暴风雨时,我可以大声呼喊:“主啊,救我!”请帮助我时刻信靠你,不至害怕。

创世记 21-23

为神的供应感恩

无疑,亚伯拉罕也在生活中遇到了暴风雨。这段经文充满挣扎,但开头却是一段美好的平静时光:“耶和华按着先前的话眷顾撒拉,便照他所说的给撒拉成就。”(21:1)与我们无异,亚伯拉罕和撒拉也要长时间耐心等待;但最终,神的应许实现了。在这漫长的等待中,神给我们的挑战就是能否继续信靠他。

“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神所说的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2节)这真是个无比喜悦的时刻!撒拉说:“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6节)

但很快,亚伯拉罕就迎来家庭内部的一场暴风雨 —— 以实玛利嘲笑以撒(9节),这也导致了这个家庭产生更深的裂痕(10节)。夏甲和以实玛利最终被迫离家(14节)。这些分裂都是由亚伯拉罕缺乏信心造成的,他不相信撒拉还能生育,于是才纳夏甲为妾。

有时,陷入危机完全是我们咎由自取的结果。但即便如此,神依然与亚伯拉罕同在(12-13节),而且还看顾并赐福了夏甲和以实玛利(17-18节)。在这一系列由罪导致的危难中,我们看到神的恩典始终如一。

亚伯拉罕即将面临生活中最大的暴风雨:“神要试验他”(22:1)。

有时,神允许我们接受考验。我认为,自始至终,神都从未打算让亚伯拉罕将以撒作为祭品。献孩童为祭一直是神所恨恶的。神只是想让亚伯拉罕建立起正确的优先次序。

新约提醒我们,神是先应许要让以撒拥有后裔,然后才要求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希伯来书11:17-19)。所以此事件不但是神对亚伯拉罕的优先次序,也是对他信心的考验。

亚伯拉罕迎来信心的大考。他必须相信,即便要将以撒献祭,神仍然能够实现他对以撒的应许。亚伯拉罕必须信靠神,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神都会把以撒完好如初地赐给他(希伯来书11:19)。

这也是有关优先次序的考验。你与神的关系本该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它应该比你所有的财物、神赋予你的使命、甚至比你最亲密的亲人还重要。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亚伯拉罕都愿意顺服神。亚伯拉罕的伟大就在于他爱神超过爱任何人或事。

感谢神,他亲自预备了必需的祭物(“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8节)。这预示着神将替我们做出更伟大的牺牲。当你揣摩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心境时,也许能稍稍体会神在牺牲他独生爱子时所付出的代价(约翰福音3:16)。

耶稣就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既然神能做出如此之大的牺牲,来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难道他不会供应我们其他所需吗?亚伯拉罕将神称为耶和华以勒 —— 这也是神在旧约中最伟大名字之一,它的意思是“耶和华必预备”(创世记22:14)。亚伯拉罕认识到,神的特性之一就是为人预备。

神是伟大的供应者。这个真理一次又一次显明在我的个人生活和团契生活中。神是如此信守诺言。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的都充足。”(腓立比书4:19)。

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顺服神(即“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马太福音6章33节第一段);神应许,如果我们这么做,他就将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章33节第二段)。

神的供应和赐福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创世记22:16-18)。这段经文这样总结:“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18节)。

主啊,感谢你,因为你是我的盾牌、救主和供应者。请帮助我信靠你,不会害怕。请帮助我永远把你视为生活的第一优先。

Pippa Adds

马太福音8:23-9:13

今天的这篇新约经文提醒我们在逆境中依然信靠耶稣的重要性。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里,耶稣也有能力让一切重新走上正轨(8:26,32;9:5-6)。

今日经文

“神是我的盾牌”(诗篇7:10)

References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cripture quotations taken from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glicised, Copyright © 1979, 1984, 2011 Biblica, formerly 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 of Hodder & Stoughton Publishers, an Hachette UK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V’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iblica. UK trademark number 1448790.

Scripture quotations marked (AMP) taken from the Amplified® Bible, Copyright © 1954, 1958, 1962, 1964, 1965, 1987 by The Lockman Foundation. Used by permission. (www.Lockman.org)

Scripture marked (MSG) taken from The Message. Copyright © 1993, 1994,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Used by permission of NavPress Publishing Group. 

About this Plan

圣经日日行

本灵修小品的作者是甘力克和佩泊夫妇。它包含旧约、新约和诗篇(或箴言)三部分。本灵修集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在一年内读完整本圣经。通过力克和佩泊的讲解,读者将更深刻认识神的话,晓得如何把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耶稣建立更深刻的连接。

More